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数字化浪潮下,武进区工信局将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攻方向,出台《武进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明确画像诊断服务、数智项目改造等九大工程,以智能化和数字化双向赋能,激活转型发展“关键增量”,全面形成抓智能化改造、促数字化转型的良好生态,驱动武进制造加“数”奔跑。2022年,武进区入选江苏省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地区。
强化规划政策引导
(资料图片)
去年,武进区编制了《2022年武进区关于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明确了四大类19条专项政策,并与机器人、集成电路等相关产业政策充分协同,发挥政策叠加效应,不断提升武进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应用水平、基础保障水平和自主供给水平。建立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库,2022年,全区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入库项目442个,智能设备和工控软件投入超150亿元,新增数控机床11580台、工业机器人2746台,均创新高。
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PCBA车间
打造智造转型企业标杆
发挥诊断服务引领作用,选择优秀服务商为企业提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免费诊断服务,全年完成诊断880家。鼓励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增省级智能工厂5家,省级智能车间9家、市级智能车间26家;省级星级上云企业96家;19家企业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升级版评定,20家企业获评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试点企业。持续推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投入和建设,加强智能化生产设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培育江苏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全业务集成管控模式的减速机智造车间等20个武进区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
常州康普瑞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自动化精益装配车间
提升智能制造产业服务能力
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平台等双跨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重点平台培育和提档升级。新增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4家;创成省级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1家;常州市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获评“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发展促进机构”。加快招引国内龙头智能制造服务商,引导本地服务商与龙头服务商加强技术、资本合作。20家服务商入选常州市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快克、恒立2家企业的智能装备研发项目获得省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项目资金扶持。金石机器人和征图新视的机器人产品获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占全市40%,位列全市第一。
江苏常发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装智能车间
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
加快建设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争创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武进国家高新区、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2家单位获评市级智能制造示范区,并探索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未来产业园区演进。武进国家高新区正加速创建省信创先导区。湖塘科技产业园新入园企业21家,由上市公司投资企业1家,瞪羚投资企业1家,申报区重点项目6个,龙城英才项目入选数5个,培育高企4家,获得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常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型)等荣誉。中以数字谷13万平方米创新载体建设进展迅速,预计2024年竣工投用,将致力于打造集中以数字项目入驻与数字技术应用为一体的国际科创综合体。工研荟机器人产业园9家机器人企业入驻,集聚效应逐步凸显。
2023年,区工信局将继续加力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诊断,打造标杆案例,强化服务支撑,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赋能产业跃升发展。
江苏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立体库
一是继续深化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诊断。2023年计划再开展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800家,争取规上企业诊断全覆盖的三年任务提前完成。
二是持续提升标杆示范引领水平。对标世界智能制造领先水平,梯次培育储备优秀案例,加速推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落地。2023年,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库再次扩容300家以上。树立一批排头兵企业和“盆景式”典型案例。2023年,打造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20个以上,培育智能工厂4家以上,智能车间20个以上。
三是不断加强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服务支撑。充分发挥区内智能装备企业的设计制造能力、服务商的集成融合能力和产业联盟的协同创新能力,强化支撑,促进赋能,为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落地推进提供全方位支持。2023年引进培育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10家以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