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个糖尿病患者都听说过糖尿病足,而这就是因为血糖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导致周围神经出现了病变,同时外周血管疾病发生之后引起脚部的软组织以及骨关节受到了破坏后感染、溃疡的一种比较严重的症状。
所以作为糖尿病患者,如果突然发现双脚出现以下几种症状,就要警惕出现了糖尿病足。
(相关资料图)
一、双脚冰冷、麻木
患了糖尿病之后,身体的血液循环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手脚部位与身体的肢端血液的供应更容易出现不足的现象。
当脚部的血液循环失常之后,就会引起脚部的血管堵塞使患者的脚频繁的出现发冷和麻木症状,即使穿得再暖和也很难得以改善。
二、脚部皮肤干燥、脱皮
因为糖尿病患者脚部的血液循环功能下降,双脚就没有办法获得充足的养分,比较容易出现干燥脱皮的现象。
糖尿病患者在洗脚之前最好观察一下自己的双脚,如果近期出现脱皮比较严重的情况,最好是检查一下血糖,发现血糖升高比较明显就要积极的控制血糖,必要的话还要到医院检查治疗。
三、脚部感觉迟钝
长时间的高血糖会影响到身体的新陈代谢,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之后使脚部的神经系统变得紊乱。
同时由于双脚的供血供氧不足,患者在病情加重之后,走路就像是踩在棉花上一样,有时候走路会看上去像是跛行的样子。
这就说明双脚的感觉已经变得比较迟钝,有的患者在使用温度很高的水泡脚时或者脚部受伤以后也无法立即感知。
四、双脚疼痛
有的糖尿病患者在走很短一段路的时候都会出现双脚疼痛的感觉,需要休息之后才能缓解,这样就是脚在提醒自己的主人需要加强控制血糖了,双脚的疼痛就意味着脚部的组织已经受到了侵害,糖尿病足即将发生。
当然,除了脚上出现不适症状,如果发现自己的视力变得模糊、尿液里面出现大量的泡沫、心律失常等不适症状之后也要引起重视,因为这些并发症也会对健康、工作、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人们不能够因为他没有对身体的表面造成损害,就觉得不用过于紧张,大家无论任何时候都应该严格的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降糖药或者胰岛素来将血糖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如果发现脚部已经出现了不适症状,就要及时的监测血糖并加以控制或者到医院检查治疗,不要等到脚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溃烂、畸形、坏疽才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
这个时候病情进一步发展,治疗难度也会大大增加,严重的话还需要截肢,对将来的行走也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希望每一个糖尿病患者都能够积极的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